宁波高等技术研究院是以宁波大学教学、科研和管理力量为主体,以中科院宁波工研院为依托,以新材料、海洋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新能源、先进制造技术为重点,以学科交叉和产学研合作为手段,集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活动于一体的组织、管理和服务机构,也是宁波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
宁波高等技术研究院现有红外材料及器件研发团队、科学仪器研发团队、生物芯片团队、微博通信团队等团队入驻。
各科研团队承担国家级、省市级的各项基金和项目的同时,注重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宁波高等技术研究院拥有浙江省光电探测材料及器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在满足团队科研需求的同时,也向校内外开放平台。
目前各团队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中,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甘当公仆,求真务实,廉洁高效
合作 共赢
红外材料及器件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从事红外硫系玻璃材料及其光器件应用基础、中试产品研发的专业研究机构,现为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团队成员学科方向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浙江省A类首批建设学科)物理电子学,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博士点、和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二级博士点,承担宁波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工作。
实验室现有在编研究人员28人(博士学位27人),其中正高8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副高1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万人计划2人,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5人;实验员3人,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30余人。
实验室科学研究瞄准我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对关键红外材料及其光器件亟需现况为契机,以红外硫系玻璃材料为基石,发展新型红外硫系玻璃材料及其光子器件,注重玻璃组成-制备-结构-性能关系研究及其光器件整机研制。实验室先后主持承担40项国家级项目(其中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1项,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科技部973项目和973前期预研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科学仪器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1项、以及国家基金面上、青年和国际合作交流项目33余项),41项省部级项目;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Laser Photon. Rev.、NPG Asia Materials、Acta Materialia、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Nanoscale、Nano Lett.、Appl. Phys. Lett.、Opt. Lett.、Opt. Expres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高水平论文400余篇,连续近三年在国际上硫系玻璃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居全球研究机构排名第一;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获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2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7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
实验室拥有一整套从材料制备与加工、性能表征、到光器件制作与表征、光学系统设计先进研究开发平台,拥有先进仪器设备共60余台(套),设备价值达4100余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设备28台(套),30万元以上设备25台(套),此外,实验室建有近1000m2硫系玻璃中试生产车间,研制的大口径高质量硫系玻璃中试产品已提供给国内外20余家科研和商业机构。
在对外合作方面,实验室相继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弗罗里达大学、法国雷恩第一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德国莱布尼茨表面改性研究所、韩国浦项工科大学、韩国光子技术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研究单位开展了科研合作,承办4次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实验室还十分注重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与东莞市长益光电有限公司成立了硫系玻璃精密模压校企合作平台。
(以上信息截止到2020年12月)